第八百九十一章:憧憬与事故-《大秦之帝国再起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司马欣是在昨天下午回到南陵,与之一同回来的是草原派遣军的一些武将,他们回来之后与其他从外地归回的人一样,第一时间就前往宫城请见吕哲。

    从外地回来第一时间去见吕哲已经成为一种规则,无非就是第一时间“面圣请安”之类的用意,大多是在表现恭顺。他们见面中途会汇报一下自己在外面的经历,侃一下所见所闻,聊聊一些稀奇新鲜的东西。

    吕哲十分欢迎有人和自己谈远方的所见所闻,那与史书上记载文字枯燥不同,无法亲眼看到用耳朵听人讲,描述的事物会比较清晰,另外遇到好奇的东西也能及时的问问。

    其实华夏的历史关于“天下”之外的东西很少有进行记载,哪怕是有也仅是三言两句的模糊提起,一些写的比较清楚的则描述手法稀奇古怪,让人看了就像是在看《山海经》之类的神怪小说。

    华夏的历史更加专注于内部,记录大小历史事件,针对少数的一些文武人物进行记载,其余就更加倾向于关注皇室家庭,以至于华夏的所有历史就像是皇室起居录。

    最为纳闷的是什么?华夏历史很多时候是胜利者才有资格书写历史,且还有“为尊者讳”和“为贤者隐”的习惯,极少会记录当权者干过的某些事情,因此历史的记载上面很多东西都经过修改,更有不少是建立在一个大背景下的涂鸦。什么意思?就是设立一个框架,然后选择一些人物,像是写架空历史小说那样写故事。

    “王上已经在让人整合记录,将之前的历史记载进行总汇,为了这个还让共将军从咸阳那边拉了数百车竹简回来。”徐岩像是谈稀奇那般的说着,脸上的表情略略的复杂:“主要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进行整理,一直是到始皇帝二十八年,也就是天下大乱之前的那段历史。”

    车驾在稳健地前行,车中坐着徐岩和徐阳,至于徐岩的嫡长子徐汇则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跟随在车马旁边。

    徐阳是徐氏一族的族人。不算是徐岩的主家这一支,算是徐氏的一个旁支。他很清楚自己被族长徐岩看重是因为什么,也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资格与徐岩同乘一车。

    吕哲是下过命令,针对上古先秦之前的历史记载进行总汇。那是要尽可能实际地将历史上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传承于子孙后代。本来他还想要让人编一本《秦皇纪》,也就是针对始皇帝应征的一生写一本记录,后面却是没有了音信。

    说来也是,再怎么说吕哲也是天下大乱的受益者,要是没有天下大乱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。那么书写《秦皇纪》该是要怎么写?

    将始皇帝写得坏一些嘛,那不如不写。要是将始皇帝写好一些,那岂不是从某些方面让旧有列国成为坏人?吕哲再怎么都是让秦帝国消失的主要人物之一。吕哲详细思考后决定不诋毁,是以属实的方式进行记录,但是毕竟现在帝国初立,有些事情还是能避免就避免。

    针对历史记载的重新撰写,一直是要到汉国建立前的几年,那么现在还健在的很多人都会被写进去,徐岩来到南陵初期,有参与进行历史记录的文官来到家中。来人是向徐岩求证一些关于曾经秦国的事情,搞得他是即郁闷又尴尬,还以为是要发生什么事。

    后面倒是证实没有要发生什么毁家灭族的事情,但是尴尬真的是避免不了,徐岩也开始担忧历史对自己的评价,毕竟他之前再怎么也担任着秦帝国的高赫显官,少不了要在历史上成为秦帝国覆灭时无所作为的人之一,更是在后面率军投了吕哲,怎么会不觉得尴尬?

    “侄儿探过风声了,王上并没有任何针对。”徐阳还真就亲口问过吕哲。聊天的时候不会那么直白就是了,是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来。他看到自己的叔父眉头挑了挑,继续往下说:“曾经的记录被焚烧掉许多,很多记载的文录有了空缺。负责撰写的那些人在到处找人求证。他们来了叔父这里,像是秦王、赵王、魏王、韩侯、楚侯……,蒙恬将军、王绾大夫、隗林尚书……,陈余、张耳、臧荼、韩广……,等等好些人都有人去找。”

    徐岩表情变得有些欣慰。他为什么会重视徐阳这个子侄?不就是因为徐阳能和当今天子说上话吗?自己这个子侄在当今天子没有崛起之前有过一段深厚友情,徐阳、李良和当今天子还是结拜兄弟。有这么一个关系飞黄腾达是迟早的事情,要是他不重视就真的脑子坏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