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一十二章:出使中亚-《大秦之帝国再起》
第(1/3)页
“这么一个看着强盛的帝国,为什么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却是铜质的?我们那边,哪怕是没有开化的野蛮人,他们交易用的金属,不是银就是金,哪里看得到用铜来作为流通货币的国家或是势力存在啊?”
“是没有铜币,但是有铁币。”
“呃,我的意思是,一个这么强盛的国家,用铜作为流通货币,实在是有一点不可思议。”
是的,是的,来自中亚或者西方更遥远的一些人,他们真的不理解帝国的流通货币为什么会是铜币。在他们生活的那片区域里,强大一点的国家基本上是使用金币,中等国家会是使用银币居多,其实这跟所占疆域有关系,疆域越大得到的资源更多,金币是彰显强国身份的表示,就好像华夏族群的春秋时期,强国一定会建造很大的一个鼎来彰显国力那样。
华夏的春秋时期,诸侯国造鼎很有讲究,鼎不但要有大量的铜,还要一些额外的资源来进行加工,例如锡、铅、蜂蜡等等。而蜂蜡的收集是相对困难的一种,疆土不够大根本就收集不到足够的蜂蜜,也要有足够的人手才能收集更多的材料,因此能够造出越大的鼎也预示着领土广袤,代表着国力强盛。
中亚和欧罗巴等国家用来彰显国力的做法则是在货币上,使用金币作为流通货币的国家为一个档次,使用银币作为流通货币的国家又是另一个档次,甚至是有用铁来制作货币的国家。
在中亚和更遥远西方的人眼中,一个国家强不强大看这个国家的货币,想要开战是根据这个国家流通的国币来进行估算。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方式是,货币是多大的体积、成色、手工等等,并不完全是看货币的金属是什么。
可以理解,制作货币的金属越是贵重,那么国家肯定是比较强大;货币的制作面积、成色、手工越是精良,代表该国家的富裕程度,也代表该国家有着成熟的工艺体系或是人力庞大。
“东方帝国的货币。你们看看,正面是剑,后面是盾牌,说明他们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。另外。货币有着防刮的据齿轮,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来制作出据齿轮,但是很能说明他们的技术实力也异常强大。”
“我们那边的货币啊,每个国家的货币都是国王或是神袛的图案。”
“嗯,说明国家的统治者的理念和思想不一样。我们那边是在全面维护国王的权威。货币上面制作国王的头像,是在公示统治者是谁,人们应该效忠于谁。他们这边的货币上的图案是在鼓励用剑为犁开拓疆域,用盾为墙展现守护决心。”
“我们离开之前,我打听到一些消息,东方帝国也会发行银币和金币,他们的货币体系将会改革成为铜、银、金,三个进位。”
行走在大道,这支由使节团组成的队伍,他们来时是三万左右。踏上归乡路途的时候却是只有一万四千多人。
三万人少了那么多可不是全在冲突中被干掉了,其实在民间冲突中被干掉的也就数百人,其余的人是自愿留下来,或是被安排留下来。
除开一万四千多要返回中亚的使节团,帝国这边也有一支队伍踏上了前往中亚的队伍,该支队五是由刘邦作为时节团团长,陈余作为使节团副团长,韩信作为武装指挥,总数为二万七千人的一支队伍。
事实上二万七千人中,官方的人员也就是八千人。余下是民间随行的商贾势力队伍。商贾队伍中,商人是一部分,余下则是商人聘请的护卫武装。护卫武装是商人出资聘请,但是一直到抵达目的地之前。护卫人员的指挥权是交给了官方。
“三进位货币体系?怎么说?”
“大概就是铜币作为面额或价值最小的货币,银币是第二进位货币,金币为价值最大的货币。”
“哇!很是不错的体系。那么,进位是个怎么回事?”
“似乎是一枚大概二十五克的银币可以置换五百枚他们的五铢钱,二十五克的金币可以置换五枚银币。”
“啊?是五进位,不是十进位?”
“谁又能搞懂东方人的想法呢?估计是一两的货币太重。他们折中,然后才搞出五进位的货币价值体系。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