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五十二章:治国难-《大秦之帝国再起》
第(1/3)页
纵观帝国疆域图,会发现帝都南陵有点靠向南方,尽管帝国无时无刻都在建设交通,可是仍然需要用双脚和畜力的年代,南陵作为帝都其实已经偏南,骑快马从南陵出发抵达北疆草原,途中人不休息换马骑乘最少也需要将近一个月,而这还是人不停歇的快骑速度,徒步行走怎么也需要四个月以上。
交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,交通发达才能让中枢有效地控制国家,交通不便的地方通常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“山高皇帝远”,也就是很难有实际的控制。
一个国家保证统治的稳固是建立在什么之上?说是依靠民心有点虚,民心是一种很虚无缥缈的东西,实际上就是看国家能不能有效控制统治的疆域。
离中枢越远的地方,当地发生了什么事一般很难被中枢发觉,那么想要搞点什么的东西也就具有操作空间。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不可能处处驻军,除开边疆必要的边军守卫国境,古时候军队其实都会被安排在距离国家首都不远的地方,越是精锐的部队也是这样,那是为了防止军队离得太远脱离控制,使得一些将领有可能将军队变成私军。
统治者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达到控制国家的目的?掌握大义名份是其一,民心教化是其二,不过这两样其实也是比较虚的组成部分,更为重要的是掌握暴力机器,也就是手中有兵。
掌握暴力机构的统治者,才能真正控制国家,无分对错好坏,某地发生暴动、叛乱等等状况的时候,军队是够能够迅速赶到,及时地扑灭或消灭任何动摇统治的人,这就是统治的基础。
帝国在关中建立一座陪都,有关于进军西域的需要,其实也是关乎到“控制”的一部分。
长安一旦建立起来。那是在昭示天下帝国对关中的重视,对一些心怀不轨的人起到震慑作用。另外,长安也会长期留守一些中枢的行政人员,皇帝一年之中会有固定的时间待在长安。长安周边也必然也安排绝对忠于皇帝的军事力量。
始皇帝为什么要天下一统之后不断巡视地方,不就是为了震慑宵小吗?他是流动性地四处震慑,事实已经证明始皇帝到了某地或许能够起到震慑作用,可是一旦始皇帝离开当地那些人又会重新活跃起来,起到的效果有限得很。
吕哲的选择是建立陪都。不但会在关中建一座长安,还会在辽东广阳郡的涿县附近选择建造另一座陪都北平。这样一来位处南边的南陵,位处关中的长安,位处辽东的北平,三处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,形成对整个帝国的掎角控制。
长安应该建造在哪已经有了决定,但绝对不是说马上就要建造。现如今帝国只是刚刚平稳下来,对外也有战事正在进行,各地的基础有益当地人不会引来太多的怨言,可是建立陪都却只是有益一处。哪怕是有偿雇佣也不适合大量招募民伕,只能适当地少量招募用很长的周期来将长安建立起来。
“主要还是关中青壮没有多少了,不然倒是没有太大的妨碍。”番贤是內史郡的郡守,他本身是南郡三大豪族之一家主,算得上是吕哲的嫡系,说一些话也就没有那么多避讳:“关中的主要劳动力缺失,干活的基本是老弱妇孺,比较重要的是恢复民间的生产,哪怕是有偿招募,响应者也会有限。”
共尉已经多次谈到这点。连倾向性强烈的多给关中士卒放假这种昏话都敢说,可见关中劳力真的是太缺了。现在,管理民政的郡守番贤也说关中缺少劳力,那就由不得吕哲不重视了。
“匈奴南侵。杀入上郡和北地郡,后期北地郡一直是战场,两郡的情况比內史郡还要严重。”李斯插话道:“中原人口倒是稠密,似乎也有些稠密过头了。”
吕哲扫一眼李斯,能听出李斯话中隐藏的意思,无非就是建议从中原移民关中。填补关中的劳力不足,但是可能吗?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