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三章 百厂计划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朱高炽提议。

    万三去了密云分区,结果一个外柜管事的计划书,导致了密云分区的拆迁,让万三无奈,才一年就调了回来。

    李伯升负责的调研司获得了成功,朱高炽准备扩充和重用。

    “技术报由研发司审核,调研司维持,每个月办一期,一年办十二期。”

    众人看着手里的资料,认真的思考,因为认知的不同,技术报是新事物,谁也没见过,所以有不同的想法。

    筹办的技术报,朱高炽准备当做论文的部分功能来使用。

    提高工匠们的兴趣,汇总各行各业的技术,提供工匠们的视野,以此推动技术的发展。

    “技术报对外公开吗?”李伯升担心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先办一期。”

    朱高炽没有给出肯定的回复。

    “这件事需要研发司推动。”李伯升指出了关键,“研发司每年会收到不少工匠的技术申请,这些工匠都是有主动性的,研发司应该通知这些工匠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以这些工匠为核心,带动其余的工匠。”李伯升的想法不少,很对朱高炽的胃口。

    “就按照李伯升说的办,至于报纸,你们和印刷厂合作,走内部的通道。”

    印刷厂主要的业务,来自于中华重工,有内部价,其次是外部的业务,按照市场价。

    内部的业务,采用季结方式,货币为粮票。

    各厂自负盈亏,季结时,粮票不足,无法完成支付,属于是亏本的厂子。

    总部的财务会下去严格审核,找出问题所在。

    如果是业务的问题,找出负责人,如果是生产链的原因,则递交报告,调研司下去调研,优化生产链。

    目前的厂区,各厂都是盈利状态,包括蜂窝煤商会,每年都能创收,但仍有不盈利的,例如研发司,调研司这种。

    研发司,调研司,会由财物部专门下发粮票,包括工匠实验技术,消耗的物料,也是用粮票结算。

    粮票体系,在中华重工的内部使用,基本已经优化成功,运转不成问题,也为粮票银行提供了丰富的行业经验。

    当万三等人从办公室出来,后赶来的大掌柜周世丰,排在前面进入办公室。

    “百厂计划,今年完成了十七个分厂,这是工厂目录,请小王爷审阅。”

    周世丰双手捧上黄皮文件夹。

    朱高炽打开,仔细的翻阅。

    “坐落在总部厂区的,有铁道部,工程部,蒸汽机厂,焦炭炼制厂,农具总厂,化肥厂,沥青车间,煤油车间,玻璃厂,水泥厂,制砖厂,铁道厂,铁管厂,机器厂……”

    “坐落在总部外的,有密云矿区,密云铁厂,乐兴农具厂,良乡铁厂二厂,保定铁厂三厂……”

    工厂真不少。

    但其实并不多。

    中华重工用蜂窝煤,改变了民间燃料,然后用焦炭炼制厂,改变了工业的燃料。

    而铁厂,农具厂等,已经垄断了北平各行业的七到八成之多。

    可以说整个北平行省,近两百州府县,都受控于中华重工,影响方方面面。

    在朱高炽的计划中,中华重工的用工数,要达到十万,目前才两万而已。

    当达到十万时,北平工人人数,占据北平总人口的百分之三,至于间接控制的,最大的煤场,以及蜂窝煤,则还没有统计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