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三章 抚恤难题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需要王府出手,上了黑名单的煤场主,离开了铁道运输,以及其他厂子的订单,无论是运输成本,还是生产成本,都要远高于同行,没有价格优势,运送到市面上,也得不到订单。

    所以当下的煤场主,远没有明中后期的嚣张,哪怕是皇帝派出的太监,也敢杀了造反,逼着皇帝改变主意。

    “各位已经收到了关于成立煤矿行业协会的通知了吧,对于此事,诸位有何看法?”

    这批人是煤场主中规模最大,态度最支持王府的商人,朱高炽有必要听听他们的意见。

    “加入煤矿行业协会,是我等翘首以盼之事。”张德辉笑道,没有提出意见。

    其余几人也纷纷附和。

    朱高炽不认为众人会这么服帖,直接指出来:“你们是不敢还是真没有?”

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,不知道如何回答,犹豫了起来。说不敢,他们不敢;说真没有,他们又不服。

    “诸位与中华重工合作了数年,数年以来,双方互相成就,才有今日的地步。”

    “成立煤矿行业协会之事,并不是中华重工要打压煤矿,而是为了促进煤矿业的发展。”

    “煤矿业的兴盛,是中华重工的养料,中华重工也离不开煤矿业,咱先抛砖引玉吧。”

    朱高炽没有隐瞒心思,交心道:“煤矿业的工作环境,以当下的技术水平,很难得以保障,所以中华重工从开始之初,就没有直接管理煤矿的想法。”

    “因此,中华重工以合作的模式,让诸位加入中华重工的生产链,由诸位来管理矿业。”

    谁也不是傻子,中华重工的做法,其实是让煤场主们来背锅,发生了不好的事情,责任在煤老板。

    当然,有利有弊,煤场主的确获得了利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利润的丰厚程度,控制在中华重工的手中,如果没有中华重工,煤场主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。

    可反过来说,中华重工又保证了煤场主们的销路,说也真要伦个对错出来,也不一定分得清楚。

    “张掌柜,前些时日,听说你的矿区发生了一处难事,死伤了好几名矿工。”

    听到自己被点名,张德辉露出难看的笑容,也不敢推诿,老老实实的点头。

    “伱每家打发了几两银子,以煤矿行业协会的要求,抚恤银子是不够的,抚恤标准为一人三十两银子。”

    大明军户的抚恤标准很复杂,其中一条规定,如果士兵阵亡,给予妻子三年全额军饷。

    大概是三十六石大米,并且随后终身,月给三到六斗的粮食。

    明朝的一斗是十八斤出头,够妇孺幼子在温饱线上挣扎,但也只够吃而已。

    按照现在的物价,也就是一次性给予十八两抚恤银,卫所每年再给一两八钱到三两六钱银子。

    几位煤场主脸都黑了,按照这个标准,张德辉一口气要拿出几百两银子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