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七十七 连云堡 上-《唐朝遗梦》
第(1/3)页
笔趣阁手机端 http://m.biquwu.cc
次日,集结队伍往连云堡进发。请大家搜索()看最全!更新最快的小说
高仙芝前来送行。
十人的队伍,马匹带了二十三匹。
他准备一路上除了吃饭睡觉马不停蹄。
高仙芝给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,有求必应。
从碎叶城去连云堡路途遥远,沿途荒无人烟,更别谈什么驿站补给。高仙芝的鼎力支持给此次长途跋涉提供了充分保障。
一路西行,经十日至拨换城、又经十余日至握瑟德、再经十余日至疏勒,随后南下,踏上葱岭。
葱岭即今天的帕米尔高原。
高原气候多变,一路走来,路途的艰难超乎想像,要不是封常青选择从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穿行,可能行走起来会更加困难。
又经十余日到达了葱岭守捉。然后再次向西,沿兴都库什山北麓西行,再经十余日到达播密水(今阿富汗瓦汉附近)。
傍晚时分,他们来到一个叫做姜达木的地方。
“还有多远?”
他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问封常青了。
高炜告诉他一来一回两个月够了,走下来才知道,两个月过去还在路上,估计那小子是按现代路况计算。
“快了,大概再有十来日可达。”
他点了点头,瞥了眼前方出现在戈壁滩上的小镇子,“今晚去镇子上休息一晚!休整一下,明早再继续赶路。<>”
“好~好~好……!”
几个大老爷们数十天在野外风餐露宿,自是连声称好。
有城镇就意味着有好酒好菜,还意味着能解决生理需求。
小镇叫姜塔镇。
进入小镇却是大失所望,连年战乱,已经几年没有过往商旅,整个小镇基本上荒废,三三二二住了几户本地人。
一间破客栈久不营业,关了门,没办法,继续前行,经十一日到达特勒满川(今瓦罕河)。
再行一天,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——连云堡!
吐蕃战败后,连云堡变成了三不管地带,唐朝和大食国的缓冲区。
一行人从坦驹岭下来,已经近中午。
安全起见,他领着人没有急于进城。
虽然已经是盛夏,坦驹岭上还是冰雪覆盖,冰川消融,到处湿淋淋的。
“那条河是婆勒川!”
他领着李白和封常青伏身在山口勘察情况。他们现在置身婆勒川北岸。
顺着封常青的手指方向望去,一条大河在深山峡谷间奔流不息,河面上升腾着雾气,烟雾缭绕。
“连云堡在那边,沿着婆勒川往西北方向再走半个时辰就到了。”
封常青不指他也看到了,群山峻岭间,连云堡已经依稀可见。
那是座方方正正的城堡,圆顶尖塔建筑。<>
“连云堡南面依山,北临婆勒川,有东西两座城门,婆勒川是条深十余尺,宽近三十尺的大河,自东往西流,我们现在处在它的下游位置。”
封常青收回指向远方的手指,继续道:“当年,我军进至婆勒川时,河水暴涨,无法渡河。高大人认真分析形势后,认为必须尽快渡过婆勒川,于是,他命兵士每人自备三天干粮,于次日清晨渡过。以至吐蕃守军始料未及,大为惊骇,慌乱中大败,此役斩首吐蕃敌军5000级,俘虏千余人,余众都逃入山谷。我军缴获战马千余匹,衣资器甲数以万计。”
两个多月相处下来,同行的几人已经熟得不再再熟,无话不谈。
封常青跟随高仙芝两次远征西域,是个经验丰富的向导,趁机吹嘘起上次连云堡捷战。不过,他说的连云堡大捷已经是三年前的壮举。
他礼貌性的点了点头,目光投往河对面。
对岸是陡峭的山崖,石壁林立。河面上没有见到桥梁。
“我们怎么过河?”
封常青收回视线,偏转头道:“上流位置有座简易桥。”
“走,先入城再说。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