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章-《故宫基因》
第(1/3)页
“嗨,我哪里是什么本地人,我和几位一样,都是方来的,说来惭愧,老汉一家三口人,都是从南方逃难来此,前两年黄河闹水灾,把我家土地房子都淹了,我们一家三口死里逃生,没有办法,就跟着灾民一路北上,来了这里。听说这里在修新都,我们估摸着来这里寻个养生的活计,便来了这里,谁曾想……哎”那老头说道这里欲言又止。
“我听说,这修新都的工人都是经过筛选的,一般的人根本就不要。而且这些人都是官家内部敲定……”太子在一旁道。
“可不是么。我们本来想寻个活计,没想到正如这位公子所说,来了才发现,人家根本就不要我们,所以便一直流落街头,之前一直靠讨饭为生……”老人说到这里,不免有些伤悲。
“哎,黄河水灾,朝廷不是拨了赈灾粮款吗,你们为什么不等待救助灾后重建呢。这样背景离乡,千里奔袭的来这里,也不好……”
“如果我们那里能够生活得下去,谁又愿意背井离乡来这里呢?我老汉今年也六十几了,这辈子恐怕注定是要埋骨他乡了……”
“活不下去?”
“公子啊,您有所不知,那水灾过后,我们房屋倒塌,田地被毁,跑得快的捡了一条命,跑得慢的,命都没了。灾难过后,尸横遍野,田地里都是淤泥,开垦难度极为不易,而且大灾过后必有大瘟。这还都不是最主要的。您刚刚说的朝廷的赈灾粮,银。别说银子了,就连粮食,我们一粒都没见着。恐怕都被那些贪官污吏扣了下来,我们百姓也只有听天由命,离开家乡了……”那老者说道。
“哼!这帮可恶的贪官污吏……”太子有些怒道。
“哎,天下乌鸦一般黑,这年头,好官少之又少……大都是官官相护,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,更何况是我们这些穷苦百姓……”
“哎,老人家,我看这村中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,气象大好啊……”太子道。
“这里原来是没有村子的,也没有房子,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逃难来的难民,京城不让我们进,我们只有安置在这里,随便搭个棚子避雨……直到前不久,我们才建了房子,也算有个安身的地方,不知风餐露宿了……”那老人说道。
“看来,这里的官吏不就是好官么?给你们灾民建了房子。这也是朝廷对你们的恩德嘛”
“朝廷一直对我们百姓都是好的,可恶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,这里的官也没多好,不过倒是比我们那里的官吏好些,这里的官至少还能给我们一点粮食……不过,哎,其实都一样……”
“哦,难道这些房子不是朝廷资助你们修的?”那天子问道,
“当然不是,这里的官吏,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,不让我们进城,将我们撵来安置在这里,每人每个月就给十来斤粮食,这怎么够吃……而且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……这些房子,都是朱大善人资助我们修建起来的……”那老者道。
“朱大善人?”
“嗯,好像是京城的富商……在这边有个山庄……我们逃来这里,他见我们风餐露宿,于心不忍,便资助我们每家每户修房造屋,这才结束了我们颠沛流离的生活。这朱大善人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……要是靠朝廷……指不定我们都饿死了……”
“你……”太子听言,有些不高兴,但是转头一想,这里的官吏也着实可恶,朝廷拨了银子安置灾民,却被扣了下来。不来还不知道,还以为这些房子是那官员的的功劳,本来还想认识一下这位好官,没想到却是这么一号人物。不过这个朱大善人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。
“老人家,这个朱大善人你们了解多少?这是怎样一个人……”
“这个朱大善人,原名朱广福。据说是个富商……在京城做生意,在那边有个虎啸山庄,就是他的,他可是个大好人,见灾民就帮助……我们这一片都是蒙他的恩德。我其实知道的也不多,人家是做好事不名的主。我们这样的小人物,接受了人家的恩惠,却连人家面都没见过……”
“哦……老人家,打搅了。谢谢您的水,我们这就告辞了……”
“几位留下来吃点便饭再走吧……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