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66 难忘,1992年-《老兵不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那是值得怀念的一年。

    九十年代,一代人所迷恋的一个年代。

    这就是王亮,一个有时代情怀的人。

    王亮道:“故事得从1986年开始讲起,张良善是1984年参军入伍的,86年,他成为西藏阿里军分区汽车营的一名汽车兵,从此就和新藏线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在莽莽昆仑,他整整战斗了二十四年。”

    “新藏线,是西藏西部重要的运输大动脉,海拔五千米以上的路段有一千多千米,可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,也是入藏线路最为艰难的一条。”

    “这条路,山陡弯急,氧气稀薄,气候多变,还经常有暴风雪、泥石流和雪崩,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路。”

    说到新藏线,在场的汽车兵们无一不露出敬畏的之色。

    正如王亮所说的,这是一条死亡之路。

    毫不夸张地讲,每一米,都有先烈血。

    从当上汽车兵开始,张良善每年要在这条路上穿梭十几趟。

    雪崩、塌方、冰陷、泥石流是家常便饭,往往是雪崩连着滑坡,塌方连着泥石流,并且就在几公里的路段上发生。

    汽车兵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既不能坐以待毙,也不能瞎冲乱撞。

    要学会抢道,该停则停,该冲则冲。

    葬身雪底也是死,能冲出去就捡条命。

    有时冲出雪崩区,再回头看看那轰隆隆而下的雪崩,会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
    多少次和死神擦肩而过,跑这条线的汽车兵不会记不清了。

    每一次任务,能够活着回来,就可以立功受奖。

    王亮记得张良善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我亲眼所见在这条路上死去的人就不下一个排,仅在麻札达阪第一个拐弯处牺牲的就有好几个。但我每次上路就兴奋,我喜欢跑车。”

    王亮也曾经对这位汽车兵做出过这样的评价:“良善对这条路熟悉得就像自己手掌上的纹路,每一个弯,每一道坎都已刻在他的心里。”

    王亮继续道:“我记得良善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,那是他参军入伍的第二年,在前往什布其的马洋达坂......”

    他遇到了某师参加施工的二十九台车。

    该师的车队几乎没有在高原上跑过车,因为路途太险,驾驶员的经验不够丰富,走到号称死亡之谷的马洋达坂就不敢再往前开了。

    因为差那么一两厘米,车子就会滚落到山底。

    张良善见后,袖子一挽,说:“我来帮你们!”

    接着,凭借着娴熟的驾驶技术,他把二十九台车全都开过去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