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各怀鬼胎的大臣-《战国之东周崛起》
第(3/3)页
韩庆为韩国公子,代表的是韩国利益,他倒是不客气,直接将工师谋僭越行权一事扣到了天子姬延身上。
眼下韩国前线战事吃紧,他自然是希望三川水流畅通,灌溉好韩国农作物,保证前线粮草供给。只是明面上不敢得罪盟友秦国,现在见有人不怕死去捅这个马蜂窝,很是乐意。
“韩国舅如此雨露均沾,左右逢源,倒是自在呀。”魏襄王的代言人,大宗伯史舍出言讽道。
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,魏国作为没落的战国霸主,自从被秦国打趴以后,现在成了周边大小诸侯国眼中一块很大的肥肉,各条边境线都很不太平。
南边的楚国,早就盯上了还在楚晋之战时就想得到的魏国重镇鄢陵。
北边同属三晋的赵国,也不顾同出手足之情,陈兵十万于魏、赵边境的中牟,蠢蠢欲动。
而东边的齐、宋两国最近也走得很近。
宋国虽小,可那称王还不满十年的宋康王,在称王后的几年却很是得志。
先是东伐齐,取五城。而后南败楚,拓地三百余里,接着西败魏军,取二城,顺带灭了滕国,有其地。江湖人送外号“五千乘之劲宋”。
周围一票大国被这宋康王虐了个遍,俨然一副战国小霸主的作派。
宋国是殷商后裔,先祖薇子启是纣王同父异母的哥哥。所以最近王宫熠熠生辉的宋康王早就有取道魏国东部屏障煮枣,西进王畿洛阳,夺回九鼎,复兴殷商的野心。
在这秦楚大战的契机,宋国和齐国重修旧好,怎能让魏国心安。
所以危机重重的魏国,现在唯一的出路,就是紧紧抱住盟国秦国的大腿不放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