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4章 意外的变革-《抗战之铁拳特攻队》
第(2/3)页
一经发表,顿时引起巨大的轰动,导致一场文化地震,分成两派,一派自然是赞成,另一派反对。
最后,校长一锤定音:“大上校是文化变革功臣,汉字简化方案功在当世,利在千秋!”
校长的话,在这个时代自然是圣旨。
于是,简化汉字迅速推行。
很快,汉字简化的好处立刻体现出来,少年儿童学习汉字的效率足足提升十倍,也就是说,可以大幅度消除文盲。同时,其他各行各业也因简化汉字受益,这对国家的发展意义极为重大。
最“可怕”的是,华夏人从这件事提升了自信心,认为华夏必定振兴,神州一定崛起。
要知道,这个时代,叫嚣废除汉字的大有人在,比如鲁迅、谭嗣同、钱玄同、陈某秀、蔡元培等,叫嚷“汉字不灭,中国必亡”。
这些都是大名人,影响极大。
在当时华夏积弱时代,他们对华夏悲观情有可原,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高瞻远瞩,有远见的永远是少数人。
另外,繁体字难写也难辞其咎。
可是文字是发展的,弃繁就简后,学习容易程度至少提升十倍,这是有目共睹的。
岳刚决定加一把火,写了一篇“论简化汉字远胜英语拉丁文”,他列了十大理由,每条理由都是一针见血。
其中一条,即是汉字越学越灵活,越简单,相反,英语与拉丁文越学越多,越呆滞。
比如,一个“吃”字,我们可以灵活地组成很多词语,吃饭、吃草、吃肉等等,一个“吃”就能表示相关意思,而使用英文时,吃饭、吃草、吃肉完全不同,三个“吃”完全不一样。
就是说,英文越学越多,到最后会达到天文数字般的词量。
汉语呢,五千年以来,数量不但没有增加,还在减少。
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。
这一比较,谁优谁劣,一目了然。
岳刚的文字一经发表,所有人都服了,他们万万没想到,大上校不但打仗行,对文化也有独特的理解,不是他们能比的。
无数人在报纸上拥护“大上校”,称他为“新文化导师”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