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四章 打倒外戚张延龄-《大明建昌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别总想好事,来人,找三辆马车,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地方,队伍前后不要连着,免得商议逃跑事宜,再找人盯着!”

    这意思是,张延龄仍旧会把吕宏这一家子当犯人一般看管。

    吕宏面带苦笑,但却也知道在张延龄手上,比落在东昌府知府徐顼,或是锦衣卫手里好太多。

    在弟子李安杰的搀扶之下,他走路都颤颤巍巍,往马车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“爷!”

    张延龄还在打量着一家三口的背影,南来色跑到张延龄身后。

    张延龄道:“这个老家伙可是机智得很,闻声就跑来避居,要不是他派女儿去给张玉报信,或许地方官府都拿不到他,若是他半路逃跑的话,一定会用他所精通的药理,在看守之人的饭菜上动手脚,你留心一点。”

    南来色张大嘴道:“爷,那您还救他们?”

    张延龄没好气瞪他一眼道:“这算是狗屁的救,我只是把他们攥在自己手里,让他们为我所用,你挺机灵个人怎么有时候犯傻?别总跟那些兵油子混在一起,早晚痴呆!”

    南来色被张延龄数落,也不着恼,反而很得意在笑,好像一天不被自家主子骂,浑身就不舒服。

    挠挠头马上又去嘱咐车队行进。

    总之是要早些离开东昌府的地界,免得再被徐顼带人找上门来。

    杭济和邓炳或许容易对付,遇上个为政治目的不择手段的徐顼,可就未必那么容易打发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京城。

    皇宫内。

    当天的早朝并没有在奉天殿举行,而是改在午门。

    弘治朝的大臣已习惯了在早朝时有瓦遮头,突然来到午门这里还有点不适应,尤其是大冬天的很寒冷,每个人都缩着手。

    也有的在抱怨皇帝迟迟不来,但他们都知道一件事,那就是在这非常时候,能到这里来开早朝就是好的,就算他们回到家,也未必敢在屋子里睡觉,都是自己搭个棚子睡……

    没办法。

    谁让顺天府周边刚发生了地震,而且这两天余震不断呢?

    朝议都停了一天,在京的各衙门都在忙着救灾的事,今天也算是来给皇帝汇报一下救灾的结果。

    “徐阁老,您看今天应该如何上奏呢?”

    左都御史闵珪走过来问询徐溥的意见。

    徐溥剧烈咳嗽两声,显然这几天因为地震和降温等事,他这把老骨头有点扛不住,得了风寒。

    李东阳问道:“莫不是想拿镇山坏了龙脉之事,跟陛下上奏?”

    正是问到点子上。

    闵珪过来问询徐溥的意见,其实就是问问,要不要拿这件事出来说事。

    谢迁则只是戏谑一笑道:“一切尽在不言中啊。”

    闵珪点了点头,他大概听明白,文官最好不要主动去把窗户纸给捅破,反正这层窗户纸皇帝自己还是能看明白的,谁让皇帝本身比谁都在意这件事?当大臣的提出来,反而会让皇帝觉得大臣有指向性,还不如先保持一种“客观中立”,站在一边看热闹就行。
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当天所有大臣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。

    不发生地震,张延龄滚蛋,朝廷清静太多了。

    发生地震,李广又要倒霉。

    现在是张延龄既滚蛋了,李广也要倒霉,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?我们本来就是来等着看笑话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祐樘来得比较晚一些。

    也是因为这两天朱祐樘自己也比较难熬。

    地震时把他给吓着了,以为是自己触怒了上天,仓皇奔逃出来觉得捡了一条命,随即就想到了张延龄临走时的忠告。

    他自然会想。

    小舅子,你几时这么能掐会算?

    天机这种事都能被你推算出来?

    把钦天监的人叫来,钦天监的人信誓旦旦说不会再有地震,结果两天发生三次余震,虽然余震不大但都有感,朱祐樘干脆也不敢在宫殿里休息,拉着张皇后跑到交泰殿旁边支了个临时的棚子,好像各大臣家一样,在外面睡……

    皇帝也难啊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