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零六章 中国的,世界的-《穿越1862》
第(3/3)页
那个时候北辉次郎对于中日之间的差距认知很清晰,中国人的中产阶级【贫困线以上】,是远远超过日本的,贫困人口肯定还会有,但在整体国民中的比例要比日本小的多的多。
联合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一直贯彻的政策,中国之大发展完全可以理解成一场消除贫困人口的大运动。
如此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,即便将中国缩小成一个日本,其国力也远远超过日本。
可是这次到中国,北辉次郎一行不是直接在天津登岸的,作为西南日本的代表团,他们在上海登岸。大上海,大魔都,作为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,广州虽然有南洋的力量汇聚,也终究掩盖不了上海的锋芒。自从19世纪末确立了中国第一经济中心之后,这一宝冠就再也没从上海人手中丢失。而且很快的上海府总人口也超越了广州,时到今日这里已经人口超千万,是整个东方第一都市!
20年代的天津和始终保留着古老气息,原城中心——旧城,几乎不搞拆迁的北京城,怎么可能与代表中国现代化都市形象的大上海相比呢。要是那时的北辉次郎能够到上海转一转,他心目中‘中国大城市未必比东京、长崎更加繁荣’的想法就会被彻底的打消。
那一别中国之后,北辉次郎再没有来过中国,他对中国的所有印象全部来自电影和报纸,或是周边朋友下属们的言谈。而报纸和电影上的中国城市、乡村,很少有不好的,而且中国比日本先进,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么。
这次西南日本的代表团依旧选择从上海入境。对比东京日本在天津登岸,西南日本的老线路就是打上海入境。上海从19世纪晚期就是远东工商业产值最大的城市,再次到了这座城市之后北辉次郎被骇住了。上海港口经过了大规模的扩建,与以前相比大大不同。这里跟北辉次郎印象里的天津港口完全不是一个层次,长崎这座西南日本最繁华的港口城市对比上海港来也变的那么渺小。
对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言,全世界都知道的东方第一港口,甚至现在已经有人把‘世界第一港口’的名字冠到上海头上了,港口区漂亮不算什么。但过了海关进了上海市之后,北辉次郎发现自己记忆深处的那十几年前的中国真的消失了。这里根本不是遍地小巷的长崎、东京可以比拟的,展现在北辉次郎面前的是一座让他不能想象的现代化城市。最普通道路基本都是四车道+人行道,宽阔的主干道则是八车道甚至十二车道。马路两边种着漂亮的绿化带,道路上汽车、卡车、摩托车与自行车川流不息。
看着那些宽阔笔直的大马路,北辉次郎觉得就是机场的跑道也不过如此了。如果是战争打到了上海,这些道路立马就能当临时机场用。人行道两边,是一座座四五层的小高楼,这些楼房都没什么特色,但是掩映在绿化带的楼房一片接着一片的连绵不绝。与日本很多城市里低矮的木质房屋一比,就充分的说明了中日间的差距了。(未完待续。)
第(3/3)页